缅甸尽管比新中国早一年成立,但其内部政局一直动荡不安。自独立以来,缅甸曾有过短暂的民选政府,然而,14年后,军方接管了政权,直至2011年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,军装脱下的吴登盛上将成功当选总统,才正式结束了长达49年的军政府统治。
吴登盛能够成为缅甸总统,并非因为他特别出众的能力,而是因为他继承了缅甸历史上一个特殊时刻的权力——他的前任,缅甸的军政府领袖,主动放弃了军人统治,为民选政府让路。
这位终结缅甸近半个世纪军政府时代的关键人物,便是缅甸军政府的第三任领导人——丹瑞大将。
丹瑞于1933年出生在曼德勒省的一个普通家庭。年轻时,他参军时,缅甸的军方并未在政坛占主导地位。直到1962年,缅甸军方领袖吴奈温发动政变后,军方才真正掌握了政权。起初,丹瑞仅是一名普通的心理战军官,地位并不显赫。
然而,随着吴奈温的军事政变成功,丹瑞的命运发生了改变。他不仅支持了吴奈温的政变,还因表现突出,逐渐获得了军方的重用。丹瑞被送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,并迅速从后勤部门调任至一线作战部队,开始积累实战经验。
展开剩余67%在缅甸军方中,丹瑞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积累,才晋升为第88轻步师师长,并于1981年成为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的执行委员。这个党是吴奈温政变后建立的执政党,成为缅甸最高权力机关之一。丹瑞的晋升标志着他进入了缅甸军方的权力核心。
随着时间推移,丹瑞不断升职,1988年成为缅甸西南军区司令,之后又出任国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。尽管在吴奈温和他的接班人苏貌之间发生过多次权力交替,丹瑞总是能巧妙地保持自己的位置,甚至成为了苏貌军政府的心腹。
苏貌在政变后尽管宣布实行民主化进程,并在1990年组织全国选举,但由于军政府党惨败,选举结果不如预期,导致军方不得不再次利用镇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。此时,丹瑞通过对苏貌的忠诚,逐渐接近权力中心。
1992年,苏貌大将因健康原因辞去职务,丹瑞随即接任,成为缅甸的新领导人,担任了缅甸联邦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主席,缅军总司令,以及政府总理等职务。丹瑞很快就掌控了缅甸的党政军大权,成为新的独裁者。
然而,尽管丹瑞表面上承诺要推动缅甸的民主化,他的实际行动却始终保持着军方的控制。特别是在2003年,他宣布自己将不再担任总理,而专注于军方职务,但他背后仍在推动缅甸的“七步走”民主路线图,承诺将进行政治改革。
到了2011年,随着缅甸的民选政府逐步落实,吴登盛当选为缅甸总统。丹瑞宣布退休,解散了长期存在的军政府,并将政权移交给吴登盛的文官政府,标志着缅甸的军人统治正式画上句号。
尽管如此,丹瑞在新宪法中埋下的隐患,使得军方的势力始终没有彻底从缅甸政坛消失。特别是对军事特权的保护,成为后来军方重新掌权的根源。2011年后,随着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选举中连胜两次,军方逐渐失去政治主导地位。最终,2021年,敏昂莱大将发动政变,推翻了民选政府,再次让缅甸陷入军政府的统治。
其实,丹瑞在通过新宪法推动缅甸“民主化”的同时,巧妙地保留了军方在政治中的强大影响力。宪法中的条款确保了军方的特殊地位,比如国会25%的席位分配给军方,内阁的关键职位由军方控制。这一安排最终为敏昂莱大将的政变提供了合法依据,也让军方能够在背后继续掌控缅甸的政权。
因此,虽然丹瑞大将成功开启了缅甸的民主化进程,但他为缅甸军政府留下的隐形通道,也让缅甸的军人统治得以延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